鄂前旗上海廟鎮實施文化凝心工程 聚力共筑精神家園
責任編輯:王 偉發布時間:2015-11-11
鄂前旗上海廟鎮堅持文化育人,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將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教育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
“唱響上海廟 舞動家鄉美”消夏廣場文藝演出。消夏文化活動從7月6日開始至8月30日結束,活動開展以來,在上海廟鎮八一村、長城花園小區、大汗行宮、布拉格社區等地先后演出8場,每場演出兩小時,節目全部由上海廟鎮八一村的老年秧歌隊、布拉格社區居民、部分干部職工等自編自導自演,內容豐富多彩,既有現代歌舞、小品、合唱、詩歌朗誦,也有傳統快板、馬頭琴合奏、秧歌等。觀眾累計達5000多人次,還吸引周邊敖勒召其鎮、城川鎮以及寧夏銀川等部分農牧民趕來觀看。
消夏廣場文藝演出
“德善草原 大美前旗”民族民間才藝賽。“德善草原 大美前旗”民族民間才藝賽由上海廟鎮布拉格社區與阿勒臺嘎查黨支部與文化產業協會主辦,賽場集聚民歌、民族舞、樂器彈奏等多形式表演,比賽按周賽、月賽、年賽三個階段舉行從2015年7月29日持續至2016年7月29日。截止目前,已圓滿完成十二場民族民間才藝賽周賽,除本地農牧民文藝愛好者參與,還吸引烏審旗、鄂旗等周邊旗、鎮農牧民登臺表演。共計參賽農牧民110人,表彰獎勵14名周冠軍。才藝賽不僅為農牧民搭建才藝展示的平臺,同時激發了農村、牧區的文化活力,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了民族民間文化,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活動氛圍?!?
“德善草原 大美前旗”民族民間才藝賽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承。芒哈圖嘎查黨支部著力打造6戶“非遺傳承”文化戶,蒙古族民間傳統非物質文化與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蒙古族刺繡、奶食品制作技藝、馬具制作技藝、炒米、羊背子等民間傳統手工技藝文化,深受地區各族人民喜愛,有強大的存活發展的生命力。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力度,提倡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化傳承,讓更多的人認識和重視民族文化瑰寶。做到傳承發揚民族民間文化而不被失傳遺忘。
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刺繡
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各級黨組織每年精心組織合辦各類經典誦讀比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知識競賽,開展歌曲、舞蹈、朗誦、快板等健康向上、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文藝匯演,展現干部群眾良好的精神風貌,打造具有深厚中華文化底蘊和鮮明時代特征的機關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見言見行,喚醒全民文化自覺,引導廣大群眾積極投身于文化建設中,實現自我表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上海廟鎮 王仙麗 蘇雅拉圖)